2023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德国形势年终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十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齐聚首,就德国“时代转折”在过去一年产生的变化和影响进行总结,并围绕德国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科教、气候能源、环保、中德关系等多个重要议题开展深入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杨解朴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研究员代表欧洲所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德合作研究中心组织筹办每年一次的德国形势年终研讨会表示感谢。冯仲平指出,12月7日中欧领导人会晤刚刚结束。借用冯德莱恩在11月16日讲话中提到的“getting China right”(正确理解中国),希望此次会议能达到“getting Germany right”(准确理解德国)的目标,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硕果累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顾俊礼研究员代表德国分会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2023年是中德关系十分重要的一年,两国的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都互有访问或(视频)会晤。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年份,召开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营造会议良好的学术氛围。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第一单元“学术沙龙:德国的‘时代转折’再审视”,由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立群教授主持。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顾俊礼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连玉如教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副会长郑春荣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崔洪建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德语系主任伍慧萍教授作为主谈人发言。学者们认为,2023年德国/欧洲人感受到的安全压力有增无减,在“时代转折”的背景下,德国人重新定义了德美关系、欧美关系以及对北约的关系,德国重新思考和定位了其在欧洲安全中扮演的角色。《德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德国新的防务指针把俄罗斯界定为长期的威胁,宣称要在欧洲扮演军事领导的角色,在北约中发挥进一步作用,并提出要使联邦国防军成为欧洲的防御支柱,增强联邦国防军保卫德国以及盟友的能力,但如何推动欧洲防务建设还取决于德法协调。从安全防务政策的调整来看,德国的“时代转折”已经落地,德国目前已经是乌克兰第二大武器供应国(仅次于美国),并承诺提供价值超过170亿欧元的武器。从战略文化而言,德国民众和精英之间认知的鸿沟依然显著,德国民众接受国防支出进一步增加,但并不支持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扮演军事领导角色。在国内政治方面,学者们认为,虽然德国民众对于朔尔茨政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均有所下降,右翼民粹势力抬头,但目前三党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因此在关键时刻,他们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是会同舟共济、达成妥协。最大的在野党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目前没有强烈的倒阁取代的意愿。基民盟似乎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治国理政路线;其党内尚未形成自下而上的干部人事队伍;对现在的执政联盟没有构成足够强大的政治压力。选择党虽然在几个州议会选举得票率大幅上升,但传统政党仍然没有打破与其合作的禁忌,因而目前来看,选择党无法联合其他政党形成强大的倒阁势力。另外,随着朔尔茨政府近期对移民政策的大幅调整,选择党的支持率或有所变化,2024年三个东部州的州议会选举特别值得关注。如果德国真的要实现广义上的“时代转折”,扮演领导角色,不仅需要稳固的经济实力和足够的经济韧性作为物质支撑,还需要更长期的战略思维和新的战略文化作为思想支撑。学者们结合德国新版对华战略分析了德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具体措施及影响,并对中德/中欧关系的走势做出了分析。
随后会议进入第二单元“德国政治形势与外交安全政策的调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张海洋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杨解朴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德国研究中心孟虹教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玄理助理教授,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宋全成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负责人胡春春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英国分会会长李靖堃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吴妍助理研究员,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张杨博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李超副研究员,中国中东欧院项目专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黄萌萌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卢晓助理教授先后发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副所长、德国分会副会长孙恪勤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黄燎宇教授进行总结性点评。学者们围绕“交通灯”政府的执政情况、德国第20届联邦议院的工作成效与改革态势、右翼民粹主义、社会思潮、难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包括近年德英关系、中德关系、德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盘点,并从外交政策理论的视角对德国外交角色和外交政策的演变进行了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思考。
下午进入会议第三单元“学术沙龙:德国经济形势与中德经贸关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德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胡琨副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史世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副院长寇蔻副教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俄罗斯与欧洲研究所所长赵柯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婀娜教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胡子南助理教授作为主谈人先后发言。从最新的数据出发,学者们认为短期内德国经济形势并不乐观。2024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有所复苏,德国经济也将有所增长,但预计增长幅度不会很大。有学者认为,国内、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对德国经济的影响逐渐体现,具体表现为:一是俄乌冲突的影响。俄乌冲突所引发的能源问题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涨和通胀的产生,为了缓解通胀而提高利率的做法又带来了投资和生活成本的上升。二是德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后,其他国家随着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复苏,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德国在失去了廉价能源的情况下对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并且“在地为地”(in China for China)政策对德国这样的出口大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是德国政局的影响。一直以来,德国政局无论如何变化,其主要政党对经济政策始终存在共识。但从现在的情况看,随着政党碎片化的加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冲击,德国内部的政策分歧也开始影响到相关的经济决策。四是外部世界的冲击纷扰同样也是造成德国经济出现衰退和转折的原因。对于德国对华贸易中的“去风险”政策,有学者认为,贸易和投资更多的是企业行为,所以德国“去风险”政策对于中德经贸关系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经贸关系依然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但在这一大的判断下,有学者认为出现了一些小的趋势:一是德国/欧洲的企业开始存在底线思维,二是欧洲对华金融投资缩水,三是德国和欧盟的政界和经济界在对华问题上出现博弈。在这个单元,学者们还对中国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中欧在新能源技术和5G技术上的合作前景、德国汽车产业转型困境与对华竞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会议第四单元“德国科教创新与气候环保领域的新变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以所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顾苏老师,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德国研究中心俞宙明老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郭婧副教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朱苗苗副教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吴梦徽助理教授先后发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史世伟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冯兴元研究员进行点评。在这个单元,学者们围绕德国数字化转型、德国科研创新政策及中德科教合作、德国气候保护的新进展以及新形势下德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讨论环节后,会议顺利闭幕。
撰稿:杨解朴、董鸿锦
校对:齐天骄
审核:刘作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