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以“世界大变局与欧洲一体化”为主题的中国欧洲学会欧洲一体化史研究分会年会在云端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欧洲一体化现状与特征,并从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多视角出发,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判断。
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洲一体化史分会秘书长孔田平主持,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欧洲一体化史分会会长钱乘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先后致辞。
图1:线上会场
图2: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洲一体化史分会秘书长孔田平主持开幕式
钱乘旦教授认为,俄乌冲突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并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对于冲突发生的原因,历史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仅了解苏联解体以后的历史对于弄清俄乌双方的历史纠葛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学者,特别是欧洲史学者应该深入研究这场冲突背后复杂的历史纠葛,这对于当前国际环境下更好地发挥中国影响力,在维护好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全球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历经了几十年的变革,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明显偏离了最初对一体化发展抱有巨大希望的欧洲政治家们所指明的方向。欧盟未来如何发展,一体化进程如何继续不仅对于中欧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围绕欧洲一体化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理论探讨,多视角剖析一体化的发展逻辑与演进之路应成为中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3: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洲一体化史分会会长钱乘旦
冯仲平所长指出,俄乌冲突是二战结束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虽然表面上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之间的对阵,但实际上是俄罗斯和欧美围绕安全主导权、话语权和影响力上展开的角力。冷战后北约主导了欧洲安全格局的构建进程,俄乌冲突加速了北约军事战略调整的步伐,而欧洲的安全秩序也在此进程中面临着重塑。俄乌冲突暴露了欧盟在安全防务上的短板,战略自主进程受到冲击,对俄制裁所引发的能源危机使欧洲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面对欧洲之变,中国应如何适应新形势、应对新问题,值得中国学者深入思考与研究。
图4: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
图5: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欧洲一体化史分会副秘书长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就俄乌冲突的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以及中欧关系前景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启迪性的观点。
撰稿:韩萌
校对:齐天骄
审核:陈新